碧海红树弹涂鱼 “种养耦合”新图景
中交广航局湛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7个区块种植任务全面完成
时间:2025-11-27 10:33:03
浏览次数:528
来源:湛江日报
[ 字体:大:2624
中:2220
小:1816
]
本报讯 (记者何有凤)11月26日,中交广航局湛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媒体开放日活动在麻章区金牛岛周边海域举行。现场滩涂上一片片刚种下不久的红树苗生机勃勃,远滩上的无人机精准将带泥球的红树苗投放到指定区域。
这是全国首个大规模红树林“种养耦合”生态修复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目前7个区块红树林种植任务已全面完成,幼苗存活率超85%,其余11个区块正按计划推进。
中交广航局承建的这一项目,总规划种植红树林546公顷、生态化改造海堤3.02千米,核心创新点便是“种养耦合”模式:以红树林种植为核心,在周边科学划定生态养殖区,精选弹涂鱼等与生态兼容的品种,构建“红树林为养殖提供庇护与饵料、养殖废弃物为红树林供肥”的良性循环。
为破解生态修复难题,项目团队以科技创新赋能“种养耦合”,构建了四大核心技术体系。一是智能种养动态优化,使用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和智能监控系统,随时掌握水温、盐度等生态情况和施工进度,让珍稀树种占比提升30%,生态修复和水域保护两不误。二是双层固土稳定滩面,用创新松木桩技术固定土壤,配上潮位感应的灌溉系统,灌溉效率提高70%,红树幼苗更容易存活。三是培育抗逆苗木立体防护,通过断根让苗木更抗折腾,引入弹涂鱼控制藻类,既护好红树林,又提升养殖质量。四是全周期零废弃循环,用动态补植技术,把死植株粉碎当肥料回填,养殖尾水经红树林净化再利用,实现资源高效循环。
无人机投苗有效解决了远岸作业的难题。记者在现场看到,无人机载着一袋袋裹着湿润泥球的白骨壤、红海榄幼苗,机载定位系统实时校准航线,确保树苗精准落入滩涂的种植网格中。
“无人机与人工互相配合进行投苗、分苗、种苗,极大提升了效率。”操作员一边操控设备一边介绍。最繁忙时,团队同时投入6台无人机,每台一次可吊运40株带泥球的种苗,一名熟练操作手日投苗量可达2000至3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