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信息资讯详情

广州是时候跟进“商转公”了

时间:2025-07-04 11:10:10 浏览次数:1 来源:南方日报 [ 字体:大:2624 中:2220 小:1816 ]

7月2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广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转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暂行)》(征求意见稿),拟面向满足“广州唯一住房”“连续缴存公积金60个月”“原商业贷款已放款5年以上”等条件的购房者,将商业贷款转为纯公积金贷款。意见征求时间为2025年7月2日至11日。

通常,商业贷款利率较高,公积金贷款利率较低,“商转公”的最直接影响是,存量房贷利率降低,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减轻。此等利好自然备受关注,2023年至去年8月,就有超30城开放或重启“商转公”,既给购房者减负担,也给房地产市场添活力,还能起到减少提前还贷的作用。而后,一线城市中,深圳率先跟进,“眼馋”的人多次催促广州也加入“商转公”行列。

去年5月,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回复市民咨询时表示:“目前国内开展‘商转公’业务的城市除深圳,基本均为体量较小的城市,北京、上海均未开展此项业务。深圳的开展具有特殊性,其公积金贷款起步晚,沉淀资金较多,享受过公积金贷款的缴存人较少,其业务的开展具备条件。”如今,在“沉淀资金”等方面,广州有条件了吗?

这里要提到一个关键指标——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率(“个贷率”),即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的比率,反映公积金支持个人贷款买房的力度。通俗地说,个贷率较高意味着住房公积金资金使用比较充分,反之意味着有部分资金闲置,但过高有风险,过低会浪费。多地实施“商转公”时,大多表示会参考个贷率实行动态启停,多以85%或90%为阈值。究其核心,这是最大化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同时防控风险的平衡之举。

广州拟推“商转公”,也少不了对公积金资金池的考量。《广州住房公积金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缴存余额的73.03%,比上年末减少2.02个百分点。个贷率远低于85%,“商转公”有贷款额度空间。再者,征求意见稿发布前两天,广州披露2025年广州公积金年度结息达44.72亿元,比2024年增加3.1亿元,刷新历史纪录,也说明公积金池子“水位”较高。市民有需求,实施有条件,政策出台时机也就不远了。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见稿也规定了动态启停:当个贷率低于75%时启动“商转公”;达到85%及以上时可采取防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实行商转公贷款额度管控、预约申请等措施;达到90%及以上时暂停。一方面,这是保障“沉淀资金”得到安全、高效运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无论是申请人需满足8个条件,还是若申请人太多政策可能暂停,都意味着更侧重于减轻背负纯商业贷较重负担群体的还贷压力,效果正如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促进社会消费”。

当前,制约居民消费意愿的一大因素,就是家庭债务率过高。给购房者“减负”,其实也是在为扩内需“增效”。